第1章 朱棣生母谣言之一_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韦小鸨小说网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1章 朱棣生母谣言之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朱棣生母谣言之一

  感谢“云恒君”“逍遥春秋笑长生”二位大佬的打赏。

  祝二位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

  朱棣皱起眉头看着天幕惴惴不安。

  自己造反上位,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父亲。

  现在只想知道自己在后人心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己未来所做之事能否让自己敢于在评论区大声告诉父亲自己没做错?

  能否得到一句父亲的夸赞……

  不过还是先解决一下眼前的问题。

  “老大,仁宗陛下,不错嘛。”

  “朕是成祖?”

  “你看真对得起朕……太宗都舍不得给朕……朕辛辛苦苦殚心竭虑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你可倒好……给朕一个成祖”

  大胖欲哭无泪。您这分明就是因为我不拿钱给您打仗,找我麻烦……我哪敢呀……

  “爹,您是了解我和瞻基的。”

  “我们父子做不出这样的事……这仁宗多半是二弟。”

  朱高煦是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

  猛然站起,欣喜若狂。

  “爹,您看看老大都说仁宗是我。”

  “他要把太子之位让给我。”

  “哈哈,谢谢大哥,我登基一定让你和大侄子有用不完的钱,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朱棣无语……我这是生了个只会打仗没有脑子的儿子吗?

  你也不看看什么情况你就接话……

  你是想当皇帝想疯了吧?

  不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再打一顿。

  ……

  大明应天府

  满朝文武脸是眼观鼻鼻观心,脑袋恨不得埋到裤裆里面去。

  这是造了什么孽?今天为什么要来上朝?

  齐刷刷的用眼光瞟着朱棣……

  燕王殿下,您怎么敢的呀?

  造反就算了,太宗不当要当成祖……

  开创基业曰祖,传承大统曰宗,您这不是明着告诉天下人您是造反上来的?

  您手下就没有文臣提醒一下吗?

  额……不对……应该是您儿子怎么敢的呀?

  ……您儿子给您上庙号时候就不考虑一下的吗?

  魏国公徐达只觉得无妄之灾,我家女儿才嫁给你一年……你就给我送这么大的惊喜?

  只能跪地请罪,希望上位看在多年情分给我徐家留个后吧……

  “起来吧,徐达,朕不会因为这事怪罪于你……”

  “只是委屈你女儿了,刚刚嫁人就要做寡妇了……”

  徐达连忙谢恩,顺带还想替朱棣求求情,毕竟这孩子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真不像个造反的人。

  “上位,……臣”

  “若是替咱们这位推位让国的素王殿下求情的话就不必说了……有些话说了就收不回去了,咱希望你一直能叫咱上位而不是陛下……明白了吗?”

  徐达只得停下言语。

  “臣明白。”

  顺带向朱棣投去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不是我不求……实在是没办法……

  还能叫陛下上位,陛下还多少记着兄弟情义,真叫陛下那就只能公事公办,说不定我徐家都要被拖进去……只是委屈了我女儿……才十四岁就要守寡。

  【元末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

  而此时他的老父亲朱元璋正忙着和陈友谅打仗,不仅来不及看一眼自己儿子,甚至连名字都没时间取。

  直到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即将称帝的前一年,七岁的朱棣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先解释一个谣言,即朱棣生母究竟是不是马皇后?】

  大明北京

  朱棣搞不懂……怎么我娘不是我娘了?

  该死的建文余孽,居然连这都敢污蔑。

  朕要把你们全杀光……

  还是老和尚看出不对,咳嗽一声拉回朱棣思绪。

  “陛下,且听之……后辈自会说出,未必就是建文余孽做的事。”

  【在《明太宗实录》里面清楚记着:大明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

  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恭王。次今上,次周定王橚。】

  【当然反对者不认可,这是朱棣组织编写的,从朱棣到大胖一直到朱瞻基时候才修好。】

  【朱棣改史书了,肯定不是真的。】

  【如果说对于李世民只有小部分觉得他改史了,那朱棣基本就是公认的肯定改史了。】

  【……看吧,说谎话不好吧,搞得真话都没人信了。】

  【然后是满清编纂的《明史》: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

  【这也有反对者不认,毕竟满清对明史的删改也是公认的。

  可一般都是往负面写,哪有往好方面写的?

  可没办法,一处存疑就让人觉得处处存疑。】

  【唉,让我说什么好,朱棣你没事改什么史书?

  改也不知道改的好点,让人一眼假。

  现在好了吧,连马皇后儿子的身份都没了。】

  ……

  大明应天府

  “呵呵”

  一声冷笑从龙椅传来,朱元璋冷眼望着朱棣。

  “燕王,不准备解释一下吗?”

  “哦,朕喊错了,应该叫素王。”

  “毕竟您可是推位让国的圣贤。”

  “你什么时候去秦淮河?”

  “朕真的很想看看你这位圣贤是否也像屈子一样,鱼虾不食。”

  朱标也是两眼无神……改史……四弟怎么想的……

  这改了正史,野史可就随便胡编乱造了……有没有脑子?

  【而朱棣生母第一位候选人——碽妃。

  明朝万历年间,南京工部官员何乔远翻看《太常寺志》时,发现了朱棣生母为?妃的记载,并且写进了自己编的史书里面。

  《名山藏·典谟记》:

  臣于南京见《太常寺志》,云帝为碽妃所生,而玉牒则高后第四子也。玉牒出当日史官所篡,既无可疑。

  南京太常职掌相沿,又未知其据。臣谨备载之,以俟后人博考。】

  【当然,人家很有节操,说我只是发现有这个记录,不知真假,先记录下来你们后人自己考据……】

  【偏偏后来《南京太常寺志》遗失,在后来的《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都有所提及都是根据这本失传的书记载,碽妃的灵位在右侧第一位。

  华夏以左为尊,除去中间马皇后。

  排名第三。】

  大明万历年间

  何乔远只觉得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好险,还好自己有节操……把存疑的话写下来……不然九族不保。

  上份请罪折吧……

  不对……陛下压根不上朝呀……

  他应该能看到我的奏折吧?

  毕竟这么重要的事……

  ……

  【无独有偶,明末的大理寺左丞李清也看过《太常寺志》。

  他对朱棣生母为碽妃的说法大感震惊,便去向大学者钱谦益请教,钱谦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嗯,那个时候的钱谦益还是个大学者,不是水太凉。】

  【为了弄清真相,他们于弘光元年元旦祭拜孝陵之机,进入了寝殿,果然见到右侧第一位供奉着碽妃的神位。

  见此情景,他们相信了?妃为朱棣生母的说法。】

  【但碽妃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史书中却没有丝毫记载,这就给了大家创造历史的机会。】

  【当当当,有请蒙古族史学家萨囊彻辰(也称萨冈彻辰)登场。】

  【他是蒙古贵族,亲眼见证北元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雄心大业的崩溃,又经历了明、清王朝更替。

  他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历史方面,他急切的要写下自己民族的历史,让子孙后代记住蒙古族高贵的血统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曾经有过的辉煌。

  他用将近二十年时间,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佛教经典着作,搜集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写成了《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卷八》:

  汉人朱葛诺延(也就是朱元璋)年二十五岁,袭取大都城,即汗位,称为大明朱洪武汗。

  其乌哈葛图汗(也就是元顺帝)之第三福晋系洪吉喇特托克托太师之女,名格勒德哈屯,怀孕七月,洪武汗纳之。

  越三月,是岁戊申生一男,是为成祖。】

  大明应天府

  徐达连忙站出来请命领兵,彻底消灭北元,蓝玉等紧随其后。

  这已经不是朱棣的事了,他们居然说造谣陛下,说陛下被戴了绿帽子,这是整个大明的耻辱。

  “准。”

  朱棣也是一个响头磕下。

  “儿臣请随军从行,为一小兵即可。”

  “儿臣纵有千般罪过,父亲要杀儿臣。”

  “也请父皇准儿臣死在冲锋的路上。”

  朱元璋脸色不变,淡然说道。

  “跪着吧,此事再议。”

  ……

  大明北京永乐年间

  朱棣拍案而起,怒气冲冲的说道。

  “老大,咱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给咱凑够军费。”

  “天幕结束,咱就要出兵。”

  “这次不把他们杀光,朕绝不回军。”

  大胖也是呆住了……你们北元造谣这么离谱的吗???

  呆住的还有在草原吃着烤羊腿的马哈木……我现在和朱棣解释这北元和我没关系他会不会信?

  ……你们这些混蛋后人,你们编的凭什么祖宗替你们承担?

  风紧扯呼……快跑吧,再不跑再也没有羊肉吃了。

  【这个就太荒诞了!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与陈友谅打得不可开交,元顺帝则在大都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徐达攻克大都,顺帝北逃,此时的朱棣已八岁,根本不可能是顺帝的遗腹子。

  稍微理一下时间线就知道这个谣言不靠谱。】

  【而第二种说法,就离我们很近了。

  清末民初的陈作霖在《养和轩随笔》中记载了:

  幼时游南京大报恩寺,见正门内大殿封闭不开。父老言,此成祖生母碽妃殿也。

  碽妃,高丽人,生燕王,高后养以为子。】

  【没有史料考据,就一句话听当地老人说的。

  如果真的是高丽人所生,按照高丽国一贯德行,肯定是要大书特书。

  可偏偏在《高丽史》与《李朝实录》中完全找不到任何记载。】

  【毕竟在《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朱棣后宫有一位朝鲜来的权妃,徐皇后驾崩以后,成祖令权妃管六宫,同为朝鲜贡女的吕美人便忌妒她,权妃随朱棣征战回军路上突然死了,朱棣觉得不对劲,就想查一下。

  刚好有个人欲结交吕美人遭其拒绝,就伙同当时负责后宫的宦官黄俨一道诬告吕美人毒杀权妃,朱棣知晓后将吕美人及其宫人、宦官诛杀。朱棣哭着说,要将权妃与徐皇后合葬。

  然后朱棣又发现了真相,原来吕美人是冤枉的。

  朱棣就把有关的三千宫女太监全部处以死刑。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看着刽子手凌迟处死宫女。】

  【……额,很难评,高丽人要是实在不会编去找个历史小说看看行不行?

  你们编的实在是太扯了。】

  【权妃这个人史书上确实有。

  不过谁家正经皇帝打仗还带着后宫?

  朱棣又不是昏君……

  还亲眼看着三千宫女被活剐

  怎么着?朱棣是个变态?

  权妃在明史上记载的很清楚,是随着朱棣从北京返回南京路上病逝。】

  【按照高丽一贯德行,正经发生的事都敢乱编,没有的事那不可劲忽悠。

  偏偏碽妃完全没有记载。

  而且朱棣出生时,高丽还正在追随元朝,并派兵助元朝镇压红巾军。怎么可能给造反的朱元璋进献美女呢?

  那么此事也为假。】

  很难得不管是洪武年间的朱元璋还是永乐年间的朱棣亦或是已经登基的朱高炽、朱瞻基,都做出了同一个决定。

  高丽王室贵族可以不用存在了,直接灭了随便封个儿子或者宗室过去,他们实在是太恶心人了……

  【而让这个观点被许多人认同,还要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明史学家吴晗与傅斯年曾因朱棣生母的问题论战许久,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

  但吴晗的论点却对此后的明史学界造成很大的影响:

  成祖,周王为?妃出。成祖为高后所养,故冒称嫡子。?妃则行历不详,只好阙疑。】

  【接下来更扯的是清朝时期,明朝遗民朱彝尊在他的《曝书亭集》中记载了一件事。

  也不知道这位是不是朱元璋后人,要真是的话,我怀疑朱元璋能被气活过来。】

  【他说自己曾在谈迁的《枣林杂俎》中看到说马皇后没有儿子,不但成祖是高丽碽妃所生,连太子朱标和秦晋二王也是李淑妃所生。

  而且他当时在清朝负责编修《明史》,清朝上层都觉得太扯淡了,完全不采用。】

  【看吧,连满清都有底线,明末的士大夫没有。】

  ……

  大明北京崇祯年间

  七日的血型屠杀,崇祯陛下迎来了属于他的军队。

  这些文官实在是太富有了,崇祯不仅把拖欠守军的粮饷发齐了,甚至还有许多结余。

  为了训练精兵,他裁减京城守军里面的老弱病残和吃空饷,感谢朝堂文官的贡献,崇祯为了这些人不沦为盗匪祸害百姓,每人还发了十两白银的遣散费。

  同时招募青壮年,录用先发五两银子作为安家费。

  发放拖欠的军饷,裁减两万军队的遣散费,招募一万青壮的安家费,这些花销居然连三分之一的银子都没有用到……

  崇祯是真的想不到,小小一个六品官员家里居然都能抄出千两白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eixiaobao8.cc。韦小鸨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eixiaobao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