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与情(二)_重生曼哈顿1978
韦小鸨小说网 > 重生曼哈顿1978 > 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与情(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与情(二)

  纽约。

  曼哈顿第八大道660号,齐娜·奥塞维亚艺术品商店。

  二层。

  大卫坐在宽敞客厅的沙发里,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对身旁的齐娜说道。

  “他们应该快到了,你去楼下帮我迎接一下吧。”

  “好的。”齐娜轻轻吻了一下大卫,用手捂住有些发烫的脸颊,快步下楼去了。

  。。。

  约大半个小时以前。

  大卫在家里冲了澡换过一身衣服之后,马上联系了马格·路德维斯,让他带着德文修斯·冯·斯宾塞先生,来齐娜这里见面。

  安排在这里见面,大卫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因为这位从未谋面的斯宾塞先生,是马格曾经极力推荐过的人,甚至还把他比作活着的沃尔特·李普曼。。

  马格在向大卫提到沃尔特·李普曼的时候,大卫还对这位李普曼先生毫无了解。

  但是当马格告诉他,已经在74年离世的沃尔特·李普曼,是一位社会学家、公共事务学家、国际关系学家,曾被八位在职的米国总统邀请加入总统顾问团担任公共关系和国际关系顾问。。

  大卫立刻对此人产生了浓厚兴趣,直接找到花匠先生,让他帮忙仔细调查了这位李普曼先生的公开信息。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

  1889年9月23日生于纽约,1974年12月14日逝于纽约。

  1910年夏,他在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时候,偶然遇到了著名记者林肯·斯蒂芬斯,并成为他的助手,从此开始涉及新闻工作。

  1912年,他辞去一切工作职务前往缅因州定居,潜心撰写出了第一本著作《政治序论》。

  《政治序论》出版后获得成果成功,西奥多·罗斯福对此书推崇备至。

  有一次他碰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总统笑着说~我早就知道你了,你是全美三十岁以下最著名的男士。

  1914年,李普曼的新书《趋势与主宰》问世,它和《政治序论》一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

  1917年,李普曼任陆军部长助理。

  1918年,他出席巴黎和会,任驻巴黎的陆军情报处上尉。

  1919年,他回到纽约工作。

  1921年至1931年,任纽约《世界报》编辑、主编,并参与创立了米国外交关系协会(CFR)。

  在这十年间,他撰写了大量社论,力主米国中立并推行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和平主义。

  1958年和1962年,他两度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1964年9月,林登·约翰逊总统在李普曼75岁生日前,授予其总统自由勋章。

  并且,还在总统自由勋章授勋书上写道:“沃尔特·李普曼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事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境界。”

  他的代表作有《美国外交政策》《冷战》《政治序论》《舆论》《孤立与联盟》等。

  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著作,是《舆论》。

  它不仅在问世后连续多次打破再版记录,而且还有许多米国大学的新闻传播院校,一直都将它的有关章节作为教材编入新闻传播学的教科书。

  。。。

  一阵上楼梯的脚步声,打断了大卫的思考。

  他站起来简单整理了下着装,快速调整好心态和表情,望着楼梯的方向等待着。

  第一个出现在他视线里的人是齐娜,随后跟在她后面走上来的马格,最后一个陌生人就是德文修斯·冯·斯宾塞。

  今天,斯宾塞先生的穿着打扮非常传统,让大卫有种看到一位正统英伦绅士的感觉。。

  经过简单介绍后,大卫邀请大家坐下来,翘起二郎腿,目光带着审视的望向斯宾塞先生,问道。

  “关于我的情况,您应该有所了解。。对吧?”

  “嗯。”

  “那我们不妨直接一点?”

  “好。”

  “OK~”

  大卫歪头看了一眼马格,又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齐娜,很自然的伸出手臂揽住她的腰,把她抱在怀里,闻着她身上散发出的迷人香气,说道。

  “去年八月,我去参加林奇·科尔森市长举办的酒会时,结识了贾尔斯和派恩,并和他们成了好友。”

  “齐娜,是我的社交礼仪老师,也是我在那次酒会上女伴。”

  大卫说完这两句故意停顿了几秒,观察到斯宾塞先生与齐娜的眼神交流之后,继续说道。

  “我这次从岛国东京返回时,在机场的一个书架上看到了沃尔特·李普曼的著作《公共舆论》,便把它买下来在归途时仔细阅读了一遍。”

  “李普曼在该书中提到了传播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他指出了,人们在认知世界和诠释世界的准确性时的无奈。。”

  “以及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国际化和复杂化,让人们对于外部环境不可能做到保持直接的接触,只能通过新闻媒体去了解超出自身生活范围以外发生的事件。。”

  “这,就使得人们会在头脑中自我构建出一个所谓的拟态环境。”(注:俗称脑补。)

  “但是~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完美再现,而是传播媒体通过对已选择的象征性事件进行加工、重新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供的信息。”

  “这些被人为编辑过的综合性信息,被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之后,才最终形成了拟态环境。”

  “所以这种拟态环境不是真实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真实世界被扭曲之后出现的一种畸变景象。”

  “人的思想、性格、情绪和习惯都会影响着行为和判断。”

  “反之,人在作出一些的行为和判断之后,它也会影响人的思想和情绪。。”

  “只要是习惯通过媒体了解外部环境世界的人们,都必然会受到自己头脑中那个拟态环境的影响,带有一些主观性和片面性,或是片段式的和扭曲的对世界的理解。。”

  “因此,这种拟态环境中舆论存在的非理性因素,慢慢变成了某些人操纵公众言行的有力工具。”

  “而这本书的作者李普曼,对于的媒体能否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向公众理性分析外部世界,表达了自己的极大担忧和怀疑。”

  大卫向面露笑意的斯宾塞先生举起左手,把手指在自己的太阳穴,同样微笑着说道。

  “我接下来想说的是本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刻板成见。”

  “李普曼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普遍会受到我们头脑中拟态环境的影响,并极难被改变。。”

  “它或它们,就是深入人心的刻板成见!”

  “它们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情感~”

  “它们还会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阻碍着人们对新事物的接收。。”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有时它会对社会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著名社会学家托马斯提出的托马斯定理,也从侧面证明了刻板成见对于人们的深刻影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eixiaobao8.cc。韦小鸨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eixiaobao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